学校首页 | 加入收藏
教师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师风采 >> 正文
幸福在读书育人工作中创造
发布时间:2024-10-18 发布者: 浏览次数:

心艺班主任工作室《真实的幸福》经典阅读分享

分享人:曹海欧

幸福在读书育人工作中创造,以我的幸福带来学生的幸福。

在正式开始分享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假如我是一名外科医生,拿着手术刀,诚恳地告诉我的病人,“我非常愿意帮助您,尽管我没学到什么技术,但是我充满爱心!来吧,请相信我!”如果您是这位病人,您一定神色大变,从手术台上跳下来就逃走了。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但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更要懂得如何去爱孩子。那就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

一、幸福源起

1.1 幸福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创造

教育工作者的幸福感与其教学成果紧密相关。研究表明,教师的幸福感与其学生的学业成就呈正相关。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以及参与教育研究等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能增强自身的职业满足感。

1.2 职业教育人的角色与幸福感

职业教育者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也承担着塑造学生职业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角色。职业教育者的幸福感不仅来源于学生技能的提升,更来自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据职业教育满意度调查,超过80%的职业教育者表示,看到学生成功就业并实现自我价值是他们最大的幸福来源。(举例:例如学院党委书记刘克勇为2024级所有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中以我们1552班优秀毕业生田成的事例分享;以及最近一直会在学校公众号里面“我与南通中专的故事”中看到很多很多优秀的毕业学生代表,不免心中都会油然而生的一种幸福感。所以幸福的职业教育人,我幸运,我成为了职业教育人。

二、扬长避短

在《真实的幸福》一本中说到:真正的幸福来自建立并发挥自己的优势,而非花时间改正自己的弱点。教育工作者应学会通过识别和发挥自己以及学生的优势,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和个人职业满意度。例如,教师通过个性化教学策略,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成绩。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专长和兴趣,如艺术、科技或体育等,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也能够增加自身的工作乐趣。(那我自己举例吧,大家再说到我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个专业教师,技能指导教师,其实我自认为我更喜欢做班主任工作,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喜欢的原因)

2.1强化管理,努力构建人人皆可成才育人环境

学校多年实践的成功教育理念以及近年深耕的“润成思政”教育一直指导着我的班级管理。“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在班级建设初期上,班级每个孩子都要制订个人的在校五年规划,中间不断进行优化调整。根据大家的规划,分类整理,把班级工作具体分解,细分家事,发挥每个学生的作用,让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努力搭建学生发展锻炼的平台。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不要把个个学生造成一模一样,并且也不愿意他们出去照样画葫芦”。学校成功教育理念下搭建了多渠道发展,班级管理中有意识培养挖掘学生的长处,推荐学生到各个岗位锻炼提升。有进各种集训队的,有去做学生工作管理的,有应征入伍的,有组建升学互助团队,形成“人人争当先进、人人力求出彩”积极向上的氛围,形成特色优质发展路径。

2.2潜心育人,真正实现人人皆可成才目标

来到南通中专大家庭中,我先后担任1552高职机电班和2051高职机电班班主任。在工作中我一直在探索实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之道。

1552机电高职班一共27人,毕业时做到全员获得校级及以上表彰,可以说是实现了全满贯,达到人人兼能成才的培养目标。目前2051班也正朝着这个目标前进。教育工作者应当学会鼓励学生发现、建立、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到扬长避短。

三、积极教育

读《真实的幸福》一书,不得不说到作者的积极心理学,建立优势、实现自我。把人放对位置,使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运用个人的突出优势,将你的工作转化为事业,而不要仅仅当成一份工作。

3.1 积极教育的核心理念

  积极教育是一种以促进学生整体幸福感和个人潜力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积极情绪、个人优势和美好事物。

3.2 运用个人优势提升教育质量

  在教育实践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发展自己的个人优势,从而提升教育质量。

   3.3 将工作转化为事业

  教育工作者通过持续的专业发展和个人品牌建设,可以有效将教学工作转化为长期的事业。

四、幸福法则

最后借用书中塞式幸福法则跟大家共勉。过去就让他过去吧,学会把坏事变成好事,总重要的是要稳稳的抓住现在的幸福。以上就是我的读书分享,感谢!